2024-11-14 11:41

  近日,长江钢铁安全生产部(能源环保部)传来捷报:6月份以来,该公司自发电比例达到89.42%,创历史新高。其中,6月10日,自发电比例达到95.6%,创单日历史新高。

  “自发电比例是能源利用效率和企业余能余热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体现,同时更能为企业生产经营和降本增效创造实实在在的效益。”长江钢铁安全生产部(能源环保部)科长朱明介绍,今年以来,面对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长江钢铁聚焦经营生产指标,狠抓工作落实,围绕提高自发电比例关键环节深入攻关,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全力确保能源介质系统安全、稳定、经济、高效运行。

  围绕关键节点,持续深入攻关。该公司自发电主要通过回收钢铁生产过程中的高炉煤气、转炉煤气以及余热余能发电,提高二次能源利用效率。在实际工作中,该公司牢固树立煤气“应发尽发”思想,根据天气转暖,煤气用户减少的实际,加强煤气平衡调整,全力保证超高温压临界机组最大限度利用煤气发电,推动该机组达产达效。同时,梳理该机组生产运行关键节点,围绕制约生产运行重点因素组织专业团队进行攻关,全力确保该机组稳定运行。

  坚持问题导向,对标协同攻关。该公司锚定行业先进指标,通过对标找差距、补短板、明举措。在实际工作中,该中心围绕吨钢电耗、自发电比例、外购电费等主要指标,深入分析原因,开展协同攻关。各工序严格执行经济运行方案,采取不饱和产线集中生产、避峰就谷用电,峰时煤气多发电等措施,降低用电量。同时,全力保证超高温压临界机组、烧结余热发电、蒸汽、TRT等发电设备稳定运行,提高自发电比例。经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当前,吨钢采购电费由原先200元/吨下降至55元/吨。

  强化成本考核,开展全员攻关。该公司本着“一切成本皆可降”原则,深化算账经营,动员职工算细账、细算账,能省一点是一点,并以强化考核管理为突破口,通过结合各产线生产实际,制定“分灶吃饭”绩效分配方案,建立以“利润”为核心,内部模拟市场的考核机制,倡导“谁创造利润,谁分享利润”的管理理念,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实现企业与职工共赢发展。与此同时,该公司积极发挥能源系统管理平台作用,深入开展“日清日结”,开展全员能耗攻关,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和降本增效主动性。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践行绿色低碳发展,以‘能效标杆创建’为抓手,开展能效水平达标行动,进一步提升重点工序能效水平,切实降低能源成本,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朱明表示。(记者:张蕴豪 通讯员:夏桑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