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3 08:52

    今年以来,通钢公司烧结厂严细成本管理,瞄准影响成本的关键环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强化设备和生产组织管理,确保实现成本预算目标。

  强化生产组织稳定生产秩序

  根据进厂原料情况,烧结厂全力加强优化配矿工作。生产科不断加大低价位原料的使用量,确保实现降成本目标。他们要求岗位人员严格按照标准化操作,稳定上料量、水碳、矿槽料位和机前布料,力求生产过程中各工序环节的顺畅。加强工序操作参数控制,做到以岗位质量保工序质量,以工序质量保产品质量。科室技术人员坚持经常性下车间,了解一线岗位生产情况,帮助解决工艺、操作问题。双休日、节假日期间,该厂领导及机关科室人员还实行稽查值班,随机抽调相关科室人员进行夜间稽查抽检,严格把守进厂原料第一关,确保原料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强化设备管理夯实生产组织基础

  在设备管理上,烧结厂重点抓实日常点检、维护保养和设备检修方面工作,坚持三级点检制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通过采取预防和解决措施,严格控制隐患扩大。按照标准定期注油润滑保养,改善设备运行状态。检修工作实施前,梳理检修项目,制定详细的检修计划,确定责任人、检修时限、质量要求等。对检修质量差的施工单位、人员进行考核,以此提高检修人员的责任心。今年以来,该厂设备故障率比计划降低0.2‰。

  抓实细节管理降低费用支出

  在抓实细节管理上,该厂一方面提前按照原料品种、数量、库存、配量等情况制定卸车计划,根据需要安排直供、落地,减少二次倒运。生产科采取车辆集中管理的方法,全厂平衡协调使用,有效提高了车辆利用率,降低了运输费用。此外,他们还统一协调全厂检修力量,采取集中攻坚的工作方法,没有检修任务的车间支援检修车间,不断减少外委施工项目,外委费用比计划降低17.5万元。另一方面,该厂坚持能用旧的不领新的、能修的不废弃的原则,积极开展修旧利废活动。大到减速机,小到托辊,每次检修下线的设备部件都要进行检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检修或外委检修。

                        (摘自中国钢铁新闻网2015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