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4 11:53
11月8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长江钢铁炼铁总厂3号高炉炉口,火红的铁水即将奔涌出炉。只见,炉前工手持器械,迅速打开炉口,选用合适钻头,控制铁水速度,将其引流入罐;3号高炉副炉长孙龙手持对讲机、佩戴护目镜,站立于炉口几米开外,仔细观察着铁水流动;中控室内,3号高炉炉长赵金龙正通过屏幕监测炉温、风压情况,并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下一项项数据……
“钻口开大。”赵金龙凭借经验并仔细斟酌监控参数后,通过对讲机对孙龙发出“指令”。孙龙和炉前工快速作出响应、悉心操作。“如今,大家对铁水流速等细节比以往更关注了。”孙龙告诉记者,合理控制铁水流速可以加快冶炼速度,是高炉渣铁优化处理的重要措施,能够助力燃料比降低。近期,该分厂将燃料比从540kg/吨降至520kg/吨,在宝武铁水成本排名中靠前,较先前有很大进步。孙龙自豪地说,“按1kg/t燃料成本2元计算,结合10月产量,经过计算,燃料比降低产生的效益约为114.91万元。”
“这离不开现场经验的累积和中控操作系统的保障。”赵金龙说,今年以来,该分厂时刻关注铁水状况,及时发现、梳理影响铁水生产的各项难题,并加大技术研究,确保铁水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提升。在工艺创新方面,该分厂打破常规操作模式,通过摸索合适布料矩阵、优化炉型控制标准、调整送风参数等,进一步提高煤气利用率;在设备保障方面,该分厂实行日常巡检与专业点检相结合,利用生产间隙,加强设备巡检,及时到场解决,降低设备故障。“在点巡检中,加大修旧利废,现场钻杆梯子就是职工们利用废弃器械自制的哩。”赵金龙说,现场还有很多职工工作之余的“巧思”,大家把“细算账、算细账,能省一点是一点,能省一分是一分”的降本理念融进了工作中。
与此同时,该分厂与长江钢铁采购部、生产管理部等单位沟通,通过采用性价比高的经济料代替进口主流矿,在满足高炉生产用料需求的同时,又能充分兼顾经济成本;全面掌握进厂原燃料质量和保供信息,积极预判不同物料结构可能给高炉操作带来的影响,提前应对,科学配置资源,全面做好烧结、能介等工序的衔接与配合,为高炉稳定高效生产创造了积极条件。
“后续,我们还将持续加大工艺技术的改进和创新。同时,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前提下,科学降低燃料比,助推公司生产、降本增效工作迈上新台阶。”赵金龙表示。